黄芩汤加减(《医宗金鉴》化裁)
组成:黄芩 12g、桑白皮 15g、栀子 10g、连翘 15g、薄荷(后下)6g、赤芍 12g、桔梗 10g、甘草 6g。
功效:清肺泄热,消肿止痛。
名医经验: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某专家临证时,常加野菊花 15g、蒲公英 20g 增强清热解毒之力,若红肿明显,可加丹皮 12g 凉血散瘀。
2. 脾胃湿热型症状:鼻前庭皮肤糜烂、渗液、结痂,伴口臭、纳呆、大便黏滞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法:清热利湿,和胃化浊。验方:萆薢渗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
组成:萆薢 15g、薏苡仁 30g、黄柏 10g、赤茯苓 15g、丹皮 12g、泽泻 12g、黄连 6g、栀子 10g、甘草 6g。
功效:清热燥湿,分利湿热。
名医经验:上海曙光医院某老中医常用此方,若渗液多者,加苍术 10g、厚朴 10g 燥湿运脾;伴便秘者,加生大黄(后下)6g 通腑泄热。
3. 阴虚火旺型症状:鼻前庭皮肤干燥、皲裂、灼热,伴口燥咽干、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法:滋阴降火,润燥生津。验方:知柏地黄丸加减(《医宗金鉴》)
组成:知母 12g、黄柏 10g、熟地 15g、山茱萸 12g、山药 15g、丹皮 12g、泽泻 12g、茯苓 15g。
功效:滋阴降火,濡养黏膜。
名医经验:广州中医药大学某专家在此方基础上,加麦冬 15g、玄参 15g、天花粉 15g 增强养阴润燥之功,若皲裂疼痛明显,可加白及 10g 收敛生肌。
二、名医特色验方与外治秘方1. 干祖望教授经验方(耳鼻喉科名医)鼻前庭炎熏洗方
组成:野菊花 15g、蒲公英 15g、紫花地丁 15g、黄柏 10g、苦参 10g、白鲜皮 10g、甘草 6g。
用法:加水煎取 500ml,先熏后洗鼻前庭,每日 2 次,每次 10-15 分钟。
功效:清热解毒,燥湿止痒,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糜烂渗液者。
2. 徐荣谦教授外治方(儿科中医专家)黄连膏改良方
组成:黄连 10g、黄柏 10g、当归 15g、生地 15g、凡士林 200g。
制法:前四味药浸入麻油 250ml 中 24 小时,文火炸至枯黄,滤渣,加凡士林熔化搅匀,冷却成膏。
用法:外涂鼻前庭,每日 2-3 次。
功效:清热凉血,润肤生肌,适用于慢性期皮肤干燥、皲裂者。
3. 民间简易外治秘方枯矾散(适用于渗液结痂者)
组成:枯矾 3g、冰片 1g、黄连粉 5g。
用法:共研细末,用棉签蘸取少许涂于患处,每日 1-2 次。
注意:避免接触黏膜破损处,以防刺激。
三、辨证加减与注意事项随证加减:
若伴鼻痒明显,属风盛者,可加蝉蜕 6g、防风 10g 祛风止痒;
久病气虚者,加黄芪 15g、白术 12g 健脾益气,托毒生肌。
生活调护:
避免挖鼻、拔鼻毛,减少局部刺激;
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,戒烟酒;
保持鼻前庭清洁,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后再涂药。
重要提醒鼻前庭炎常与细菌感染、过敏、不良习惯相关,中医治疗需结合辨证与辨病,若症状持续或加重(如出现高热、鼻翼红肿蔓延),需及时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,避免引发蜂窝织炎等并发症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,切勿自行盲目使用偏方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沈阳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