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瞧瞧,这人的人生那可真是够坎坷的,3 岁就没了爹,小时候还得跟外甥女 “抢奶” 喝,没少被大姐笑骂 “不要脸”。
没错,说的就是于和伟。他能有今天,全靠姐姐的奶水,还有全家人的支持。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,这么多孩子,生活太不容易。
可谁能想到,这一路摸爬滚打,他后来竟成了 “叔圈顶流”,手握各大奖项,成了实力派演员。
于和伟出生在辽宁抚顺,母亲 45 岁才生下他,上面还有 8 个哥哥姐姐。
一家 11 口人,日子紧巴巴的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3 岁时父亲去世,全家重担都压在母亲卖烤地瓜的肩上。
展开剩余84%他刚出生那会儿,没奶粉,母亲高龄产子奶水也不足。
多亏大姐生了女儿,哺乳时也喂他点奶水,他就这么毫不客气地吃,也难怪大姐笑骂他。
就这么着,他和大姐感情特深。
后来啊,于和伟学习不好,初中毕业跟着母亲卖烤地瓜。
好在老师发现他有点文艺天赋,劝他去考刚招男生、分数要求不高的幼儿师范学校。
就这样,热爱文艺的他进了抚顺市幼儿师范学校中专音乐班。
3 年后,凭借天赋他又顺利考入抚顺话剧团,有了份稳定工作。
可他有更大的梦想,大姐懂他,在大姐支持下,1992 年他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。
进了上戏,于和伟像变了个人,一边学习一边做兼职挣学费。大学期间演技那叫一个突飞猛进。
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。本以为事业能顺风顺水,结果刚进去只能演龙套,最惨的时候一天才挣 200 块。
但他没放弃,就这么坚持着,演技也越来越好。
1999 年,他参演了古装剧《曹操》,正式进入演艺圈。
2003 年,对他来说是个重要转折点。南京军区的三位老师是《历史的天空》编剧,在他们推荐下,于和伟演了反派 “万古碑”。虽然戏份不多,可他反复琢磨,把角色演活了。随着剧热播,他也被观众记住了。
同年,他又演了《大宅门 2》里的 “白占安”,那吐口水的动作,好多人都印象深刻。这两部剧让他一下子火了,在演艺圈站稳脚跟。
之后,于和伟不断挑战自我,作品越来越多,奖也拿了不少。事业发展得好,爱情也美满。
他还在抚顺话剧团时就和宋林静相恋,他辅导宋林静考上了上戏表导进修班。
两人毕业后一起进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,后来结婚生女。于和伟事业不顺时,妻子一直支持他、安慰他,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现在于和伟火了,成了 “叔圈顶流”,但他没忘本。
刚挣钱就改善家人生活,后来还给 8 位哥姐买房。哥姐也不随便花他的钱,都存着给他留着。
一家人相互扶持,他用半生证明了自己,事业家庭双丰收,妥妥的人生赢家。真期待他以后能有更多好作品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,若有不实之处欢迎指出。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明星的经历,客观评论。觉得文章不错的话,别忘了点赞、评论、转发,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!
发布于:湖北省沈阳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